2025年惊蛰刚过,宋林芳躺在市一院的VIP病房里,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王者荣耀的英雄列表。戴源源端着保温桶进来时,她正用露娜在训练营里练习月下无限连,婚纱改的病号服袖口沾着点碘伏。
“妈熬的鸽子汤,”戴源源把碗递过去,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弯成月牙,“刚算完乐通的生辰八字,金木水火土全占,以后学数学肯定随我。”
宋林芳嗤笑一声,操纵露娜劈碎最后一个假人:“戴博士,你儿子刚从娘胎出来三小时,就给他规划奥数路线了?”她呷了口汤,突然把手机怼到丈夫眼前,“你看这新英雄‘戴宗’的技能,位移加速带眩晕,策划绝对看过《水浒传》。”
戴源源皱眉推了推眼镜:“太爷爷要是看见,又得骂街。”他伸手摸了摸妻子汗湿的额发,腕骨上的数学公式纹身蹭到她皮肤——那是他博士毕业时纹的欧拉恒等式。
病房门被推开,吴秀玉抱着襁褓进来,鬓角别着朵康乃馨。“乐通刚拉了,”她把孩子往戴源源怀里塞,“你爸在楼下跟护工算住院费优惠,说打九折再满减,比超市促销还划算。”
戴源源抱着儿子颠了两下,小家伙突然睁开眼,黑葡萄似的眼珠转了转。“他在看天花板的斐波那契螺旋纹,”戴源源语气肯定,“我让装修队特意刷的。”
宋林芳翻了个白眼:“明明是我选的星空壁纸。”她忽然坐直身体,“对了,太爷爷什么时候到?”
“刚打电话说在地铁上,”吴秀玉削着苹果,果皮连成条没断,“你爷爷推着轮椅送他来的,金海叔说要给乐通包个五位数红包,爱珠婶子骂他老糊涂。”
正说着,戴金海推着轮椅进门,黄爱珠拎着个红布包跟在后面。轮椅上的戴宗直挺挺坐着,寿眉拧成疙瘩,身上那件中山装洗得发白,领口别着枚褪色的抗美援朝纪念章。
“重孙子呢?”戴宗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,目光扫过病房,最后落在戴源源怀里的襁褓上。他这辈子最恨两件事:一是别人叫他“神行太保”,二是孙子辈总拿《水浒传》里的戴宗打趣。
黄爱珠抢过红布包塞给宋林芳:“别理这老东西,他今早偷偷翻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说‘乐通’俩字笔画加起来是23,质数,吉利。”
宋林芳打开红包,里面除了一沓现金,还有张泛黄的照片——戴宗穿着军装站在鸭绿江边,背后是硝烟弥漫的桥。“太爷爷,这是您年轻时?”
戴宗哼了声,眼睛却瞟着照片:“1951年拍的,那年我23,跟乐通一个质数。”他突然咳嗽起来,戴金海赶紧递过保温杯,里面泡着胖大海和枸杞。
“医生说您得少说话,”戴金海替父亲掖了掖毛毯,“刚才在地铁上,他非跟年轻人争座位,说自己117岁,该让着点。”
吴秀玉把苹果递给戴宗:“爸,您尝尝,林芳她妈从烟台寄来的。”
戴宗咬了口苹果,突然指着戴源源:“你给乐通起的什么破名?不如叫戴建国,跟我一个辈分。”
宋林芳笑着把孩子抱过来:“太爷爷,‘乐通’是希望他快乐、通达,跟数学没关系。”她掀开襁褓一角,小家伙正攥着拳头打哈欠,指甲盖粉粉的。
戴宗突然伸手碰了碰重曾孙的脸,皱纹堆里的眼睛亮起来:“这小子,耳垂像我。”
2028年,乐通三岁生日那天,戴家客厅堆满了礼物。宋林芳刚把蛋糕摆上桌,就看见戴源源举着平板电脑追儿子——屏幕上是他自编的数学儿歌,“1像铅笔细又长,2像小鸭水上漂”。
“别逼孩子了,”宋林芳把乐通抱过来,“他刚才把你的微积分课本撕了折纸飞机。”
戴宗坐在沙发上,戴着老花镜看报纸,头版标题是“首例人脑芯片临床试验成功”。“老东西,你看这个,”黄爱珠凑过去,“说以后能把知识直接装进脑子里。”
戴宗把报纸往桌上一拍:“胡闹!我当年背九九乘法表,背到吐血才记住。”他转头看乐通,小家伙正拿着篮球往墙上拍,球是宋林芳买的,上面印着库里的签名。
戴源源突然惊呼:“乐通刚才拍球的节奏是3、5、7,质数序列!”
宋林芳翻了个白眼,把篮球塞给儿子:“去跟爷爷玩,别理你爸。”
戴金海正在阳台侍弄花草,听见动静探出头:“源源,你妈炖的排骨汤好了,去端出来。”他今年87,背有点驼,但每天还能骑自行车去菜市场。
乐通抱着篮球跑到戴宗面前,举起来要太爷爷拍。戴宗颤巍巍站起来,接过球拍了两下,突然笑了:“这玩意儿比手榴弹轻多了。”
黄爱珠端着水果过来:“1948年,他在村里打篮球,把篮筐砸坏了,被他爹追着打。”
戴宗瞪了她一眼,继续拍球,乐通在旁边咯咯笑。阳光透过纱窗照进来,在地板上投下格子,像小时候数学本上的横线。
2030年的除夕夜,全家围在餐桌前吃年夜饭。乐通已经会用勺子自己吃饭,他突然指着电视里的王者荣耀比赛:“妈妈,那个叔叔在用戴宗!”
宋林芳赶紧换台,戴宗却看得直点头:“这英雄跑得快,比我当年送信快多了。”他今年122岁,说话还是中气十足,只是走路得拄拐杖了。
戴源源给父亲倒了杯酒:“爸,您去年算的那组彩票号码,中了五百块。”
戴国远抿了口酒:“小意思,我最近在研究双色球的概率模型。”吴秀玉在旁边瞪他,他赶紧夹了块鱼给妻子。
黄爱珠给乐通夹了块排骨:“慢点吃,太奶奶给你留了红包。”她今年88,记性不太好,早上把降压药当成维生素吃了,被戴金海数落了一顿。
乐通突然举起筷子:“爷爷,1加1等于几?”
戴源源刚要回答,戴宗抢着说:“等于王!”他用筷子在桌上摆了个“王”字,逗得乐通直拍手。
宋林芳拿出手机,点开家庭群里的照片——是去年拍的五世同堂照,戴宗坐在中间,怀里抱着乐通,其他人围着他们,笑得眼睛都眯起来。
2032年秋,乐通上小学一年级。开学第一天,宋林芳牵着他的手走进教室,看见戴源源正跟老师讨论课程表:“能不能把数学课调到上午?研究表明,这个时间段儿童的逻辑思维更活跃。”
宋林芳把丈夫拉到一边:“你再这样,老师该以为乐通是数学怪胎了。”
乐通却举着作业本跑过来:“妈妈,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!”纸上的“乐通”两个字歪歪扭扭,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。
戴宗拄着拐杖站在走廊里,看着操场上奔跑的孩子:“想当年,我上学要走十里山路,哪有这么好的条件。”他去年摔了一跤,腿不太利索,但每天还是要跟着戴金海散步。
黄爱珠拎着书包跟过来:“放学早点回家,太奶奶给你做红烧肉。”她的记性越来越差,却总能准确记得重曾孙爱吃什么。
乐通突然指着操场边的篮球架:“妈妈,我想打篮球。”
宋林芳笑着点头:“周末带你去体育馆,爸爸以前是大学篮球队的后卫。”
戴源源推了推眼镜:“我当年的三分球命中率是47.3%,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。”
戴宗哼了声:“花架子,我年轻时候扛着粮食能跑二里地。”
2035年,乐通上三年级了。这天下午,宋林芳去学校接他,看见他正跟同学打篮球。戴源源站在操场边,拿着秒表计时:“乐通刚才的运球速度是每秒1.2米,比上周快了0.3米。”
宋林芳踹了他一脚:“别给孩子压力,他开心就好。”
乐通投篮没中,跑过来喝水:“妈妈,老师说我数学考了98分。”
戴源源刚要说话,手机响了,是吴秀玉打来的:“你们快回来,你太爷爷把平板电脑拆开了,说要研究里面的芯片。”
一家人赶到家时,戴宗正坐在地上,手里拿着螺丝刀,平板电脑的零件散了一地。黄爱珠在旁边急得直跺脚:“老东西,那是源源刚买的,一万多呢!”
戴宗举着个小芯片:“这玩意儿比子弹头还小,能装那么多东西?”
乐通蹲下来,捡起一块零件:“太爷爷,这是存储芯片,能存好多游戏。”
戴宗突然笑了:“比我当年背的密码本厉害。”他把芯片递给乐通,“你装回去,装好了,太爷爷教你背九九乘法表。”
宋林芳看着眼前的景象,突然觉得鼻子发酸。戴宗的中山装袖口磨破了,戴金海在给父亲捶背,吴秀玉在收拾零件,戴源源在跟乐通讲芯片原理,黄爱珠在厨房忙活——阳光穿过窗户,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地板上,像一幅流动的画。
晚上,乐通躺在床上,宋林芳给他讲故事。“太爷爷为什么不喜欢《水浒传》?”乐通揉着眼睛问。
宋林芳摸了摸儿子的头:“因为太爷爷觉得,真正的英雄不是小说里写的那样,是像他一样,认真生活的人。”
乐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很快就睡着了。宋林芳走到客厅,看见戴源源在给戴宗读报纸,头条是“127岁老人刷新最长寿纪录”。戴宗闭着眼睛听,嘴角带着笑,手里还攥着那个没装回去的芯片。
黄爱珠端来水果,轻轻放在桌上。戴金海把毯子盖在父亲腿上,动作轻得像怕惊醒蝴蝶。窗外,月光透过梧桐叶洒进来,落在“五世同堂”的全家福上——照片里的人,老的会更老,小的会长大,但有些东西,永远都在。